作者:方剑华 |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资金处处长;赵志刚 赖海联 李景文 苗宏亮 |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 时间:2021-12-08 来源:《财务与会计》2021年第23期
摘要:司库管理是大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模式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借鉴应用司库管理理念和实践,结合自身管理实际,建立由“1233”管理架构、“全方位、实时性、可视化”数字平台、“三位一体”组织保障等共同构成的司库管理体系,推动账户、资金、结算、融资和安全“五转变”,实现资金供应、效率效益和安全管控“三提升”,为电网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资金保障。
关键词:司库管理;数字化;企业集团
近年来,资金管理面临监管政策日趋严格、资本市场复杂多变的新形势,承担资金安全管控要求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国家电网)基于其行业属性和业务特性,在运用传统方法开展资金管理时往往面临以下难题:一是资金集中管理难度大。各级全资及控股法人主体和分公司数量多,银行账户较多、各级资金分散,没有汇聚成集团“一个池”,无法发挥资金规模效应。二是现金流精益管理难度大。国家电网年资金吞吐量和月间峰谷差大,服务上游发电企业、设备供应商等超180万家以及各类用电客户超5亿户。传统方式无法满足现金流精益管理要求,也无法提供高效安全的结算服务。三是多目标下融资管理难度大。国家电网肩负政治、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,在保障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,还要降低融资成本、控制带息负债规模。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高效融通内外部市场,实现“保供应、控负债、降成本”目标难度较大。四是资金安全管控难度大。国家电网资金流量大、所属单位多,资金风险点多面广,资金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,需要进一步筑牢资金安全防线。因此,在经营发展变革的背景下,国家电网亟需借鉴应用司库管理理念和实践,构建具有国家电网特色的司库管理体系,以更好抓住机遇、应对挑战,推动资金管理转型升级和效率变革,为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强资金保障。
国家电网司库管理体系(见图1)由“1233”管理架构、“全方位、实时性、可视化”数字平台、“三位一体”组织(总部、内部金融机构和各级单位)保障等共同构成,推动实现资金管理数字化、智能化,促进存量资金高效运作、流量资金精益管理、增量资金集中管控,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效率、效益和安全水平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构建“1233”管理架构
1.搭建一套公司级集团账户,实现存量资金高效运作。为了克服账户管控和资金集中难题,国家电网发挥外部商业银行和内部财务公司作用,建立外部和内部集团账户,打通内外部账户互联通道,构建具有司库理念的公司级集团账户,形成集团资金池,推动资金运行和结算模式实现重大转型,主要做法如下:
(1)各级单位账户实现全覆盖、紧串联、强实时,“由珍珠变成项链”。压降银行账户,制定账户分级分类标准并在线严控,银行账户数量降幅超70%。各级单位除专用账户外的所有账户均纳入集团账户,纵向上按照账户层级递次挂接、资金余额实时归集,横向上按照资金权属镜像映射、可用余额实时记录至内部集团账户。
(2)各级单位资金实现大集中、零余额、广调度,“由小溪汇成大海”。除监管受限资金外,各级单位分散资金实时归集至集团一级账户,汇聚至集团资金池,做到资金应归尽归、全时段实时集中;二级及以下单位资金“零余额”、账面余额可随时调用,总部可大范围调度全集团资金。
(3)各级单位结算实现内循环、低备付、高安全,“由付款变为记账”。集团内部单位之间通过内部集团账户实施交易封闭结算,做到“只记账、不动钱、无备付”,大幅提升了结算效率和安全性。
2.建立收款、付款两个结算池,实现流量资金精益管理。国家电网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结合历史每日电费资金流入规律,建立日电费收入预测模型,形成集团统一收款结算池,科学预测资金流入时序;坚持业财融合,统一规范购电费、工程物资、员工报销等8大类付款订单,通过汇聚各级单位付款订单信息,形成集团统一付款结算池,合理安排资金流出节奏。
(1)实施现金流“按日排程”,实现由“月度预算”升级为“按日排程”。坚持以收定支等原则,由司库管理系统自动匹配两个结算池中每一天的资金流入与流出,按月生成现金流预算、按周平衡融资需求、按日排程资金余缺,实时监控资金流量变动,支撑资金余缺统筹调度、资金曲线“削峰填谷”,2021年以来资金峰谷差同比下降三分之一,有效减少融资需求和利息支出。
(2)推行收付款“省级集中”,实现由“分层分级”升级为“省级集中”。结合电网业务同质性特点,统一设立省级收入和支出账户,成立27家省级资金集约中心,将地市、县、供电所的电费收入、大额支付全部集中到省级层面处理,实现省电力公司“钱袋子”出入口统一且在线智能处理,大幅提升自动化比例,减轻基层负担。
3.融通内部、境内和境外三个市场,实现增量资金集中管控。为满足多目标融资管理要求,国家电网应用现金流“按日排程”结果,以集团总部统一融资为主,高效融通内部资金和境内外资本市场,实现“保供应、控负债、降成本”。
(1)坚持“先内后外”,做大盘活内部资金市场。拓展并表资金归集范围和路径,加大吸收非并表资金力度,进一步拓宽内部市场资金来源。发挥所属金融单位功能,建立内部资金投放渠道,增强金融服务主业能力。发挥集团账户统筹调度作用,优先盘活集团账户归集的内部资金,相应减少外部融资,有效控制带息负债。
(2)坚持“先低后高”,做强用活境内资本市场。发挥集团总部资信优势,实施融资统筹管理,建立“金融机构利率报价最低价中标”的公开竞价机制,并统筹衔接年度融资预算和现金流“按日排程”,合理确定融资品种、渠道与合作金融机构,有效降低境内融资成本、加深银企合作关系。
(3)坚持“合作共赢”,做实激活境外资本市场。打造境外项目投融资“两头在外”发展模式,累计发行155.5亿美元和42.5亿欧元债券,创发行当年中资企业同期限同币种债券成本的最低水平。开拓国际市场,积极维护境外债券投资者关系,加大亚洲和欧洲资本市场拓展力度,注重发挥中资承销机构作用,创新“公募债+私募债+过桥贷款”多元组合融资方式,有力支撑国家电网国际业务发展,践行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
4.筑牢三维立体安全防线,实现资金安全管控。筑牢以各级单位安全责任主体、“事前——事中——事后”闭环管控手段、资金风险防范为三维的立体安全防线,全面强化资金全过程安全管控。
(1)事前“合规管控”。制定资金管理“一本制度”,严格账户、资金、结算、安全等制度管控。建立529条业务内控规则,并植入司库管理系统,确保所有付款订单由前端业务发起、在线审批、严防篡改,从源头上保障业务合规。跟踪研判市场形势,利用自然对冲、审慎合规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等手段,防范利率汇率风险。
(2)事中“预警监控”。把好资金支付“最后一道关口”,在司库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环节植入异常支付、大额支付、MAC地址重复等16类“红绿灯”预警规则,在线校验每笔资金支付,“红灯”拦截退回、“黄灯”预警复核、“绿灯”通过放行,有效保障资金支付安全。
(3)事后“常态监督”。围绕账户、资金、融资等核心业务,设置账户活跃度、银企对账、收支余监控等13类监督规则,系统24小时在线巡检各级单位资金运行状态,并在线开展分级分类督办。围绕银行账户、货币资金、不相容岗位落实、支付安全、票据管理、投融资等6大方面定期开展线下专项检查和安全后评价,及时发现、督办整改和闭环跟踪资金风险事项,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。
(二)打造司库管理数字平台
数字化、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司库管理实施提供重要技术支撑。国家电网抓住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契机,依托企业中台,应用先进信息技术,在财务公司核心业务信息系统、资金结算信息系统、财务管控信息系统等现有系统开发司库模块,共同构成“全方位、实时性、可视化”司库管理数字平台(见图2),对内贯通和集成内部系统、对外互联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,为资金业务操作、安全监控和信息共享提供系统支撑。
1.操作功能模块提效率。操作功能模块为前端业务、资金管理等相关人员提供在线开展银行账户、资金归集、收支结算、融资预算、台账管理、安全管控等功能,全面提升业务数字化、智能化处理效率,分为4个模块:
(1)一套集团账户模块内部连通ERP、营销等系统,外部通过银企直联通道与金融机构系统集成账户余额、交易明细、回单等信息。资金管理人员通过集团账户模块,按权限所属在线办理账户开变更、资金归集、资金运作、银企对账等业务,实现资金在线可视化、实时可归集、大范围可调度。
(2)两个结算池模块与人资、物资、营销、报销、ERP等内部系统集成和共享使用收付款申请信息,并与金融机构系统集成电子转账、电子票据等结算指令和处理结果信息。前端业务、资金管理等相关人员通过结算池模块,按权限所属在线发起付款申请、进行预算编制、开展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等全流程业务,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。
(3)三个市场模块与经法系统、产业链金融平台“电e金服”等集成,并共享应用现金流“按日排程”信息,同时为“电e金服”提供应收应付款项、供应商信息等数据服务,助力电力产业链生态圈建设。资金管理人员通过三个市场模块,按权限所属在线开展资金需求提报、融资批复、台账登记、本息管理,以及金融衍生业务资质核定、计划批复、业务台账和交易监控等工作。
(4)三维安全防线模块具备在系统设置“事前——事中——事后”内控规则,在线开展支付过程预警监控等功能。资金管理人员通过安全防线模块,在线办理事中支付监控、查询查复、督办处理、大额资金监测及上报等工作,实现各级单位前端业务、资金支付等内控要求的在线刚性执行。
2.监控功能模块强安全。监控功能模块主要面向资金管理人员,通过集成资金业务处理过程形成的海量数据,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,对资金核心业务进行事后再监控,实时监控和在线巡检各级单位每一个银行账户、每一笔收支流水、每一项付款订单、每一份融资合同,进一步筑牢三维立体安全防线,全面强化资金安全管控。
3.共享功能模块汇成果。共享功能模块面向政府部门服务监管、面向公司领导服务决策以及面向同业交流共享,采取大屏方式对资金的实时调度、收支运行、在线监控等进行动态展示,具有“全方位、实时性、可视化”功能特点,全面汇聚和呈现司库管理体系成果。
(三)强化“三位一体”司库组织保障
国家电网强化集团总部、内部金融机构、各级单位“三位一体”司库组织保障,实行“集团总部管政策、金融机构强服务、各级单位抓执行”的分级管理模式,对银行账户、资金归集、资金结算、融资管理、金融衍生业务、资金安全等业务实行集约和精益管理,有效保障司库管理体系高效协同运行。
1.集团总部管政策。作为资金管理决策中心、资金资源配置中心、资金运作调控中心和资金信息集成中心,总部负责制定集团资金管理规章制度、业务标准和管控流程、资源统筹协调、监督与考核等工作,建立全球统一的司库管理体系,强化集团化运作。
2.金融机构强服务。公司所属金融机构是司库服务层,作为资金归集、结算和安全监控平台。境内和境外分别以财务公司、在香港地区注册的海外投资公司为“桥头堡”,贯彻执行总部政策,负责建立境内境外两大资金管理平台,提供金融服务支撑,实施资金归集、结算和安全监控,强化安全运行。
3.各级单位抓执行。各级单位是司库管理体系的执行者,落实资金业务操作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,设立27家省级资金集约中心集中处理全省收付款业务,其中:事前履行审核程序,强化业务和财务部门联合管控;事中严格执行业务标准、管控流程和支付“三密钥”;事后利用司库管理系统开展线上实时监控,并定期开展线下专项检查。
(一)推动账户、资金、结算、融资和安全“五转变”
一是账户管控由分散向集中转变,建立账户管控标准并严格执行,银行账户数量大幅精简;搭建集团账户,账户应挂必挂,资金应归尽归。二是资金运作由单一向多元转变,发挥资金规模效应,资金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调度使用,大范围调度资金促进内部单位资金余缺互济,避免存贷双高。三是支付结算由敞口向封闭转变,实施内部封闭结算和大额资金集中支付,减少资金沉淀和体外流动;注重业财高效融合和共同管控,资金收支信息在线流转和全程共享,有效防范舞弊风险。四是融资保障由集中向精益转变,现金流预算精细至“日”,集团现金流预算月度偏差率低于1%、周偏差率低于3%,所属江苏电力、浙江电力等单位周偏差率低于1%,促使融资更加精准,有效管控带息负债,减少外部利息支出。五是安全管控由人工向智能转变,运用司库管理数字平台“全天候、全方位、全流程”在线监控资金全量业务,进一步增强资金安全管控数字化、智能化。
(二)实现资金供应、效率效益和安全管控“三提升”
一是银企合作关系良好,融资渠道畅通,实现融资时序与资金需求精准匹配,资金保障安全可靠、融资成本大幅降低,资金供应服务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。二是资金高度集中、大范围调度使用、大幅降低备付,资金运作效率和效益水平显著提升。三是资金管理制度、标准、规则和流程持续优化完善,发挥司库管理数字平台优势,形成“事前——事中——事后”安全管控闭环,资金安全管控水平显著提升,有效保障了全量收支业务的资金安全。
(三)努力展现国内、国际和央企“三形象”
国家电网始终保持境内AAA级信用评级,为国内企业最高信用等级,努力展现国有企业形象;连续9年保持国家主权信用评级,成功构筑较其他中资企业在年限、息差方面更有优势的境外债券收益率曲线,努力展现中资企业境外融资的国际形象;为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建设司库管理体系加强资金集中、精益、高效、安全管理提供了国网方案,努力展现央企形象。
相关推荐
主办单位:中国财政杂志社
地址: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: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:010-88227120
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京)字第317号
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
各位用户:
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,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,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,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。
中国财政:csf187@263.net,联系电话:010-88227058
财务与会计:cwykj187@126.com,联系电话:010-88227071
财务研究:cwyj187@126.com,联系电话:010-88227072
技术服务电话:010-88227120
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。
中国财政杂志社
2023年11月